低溫時節釣馬口,我給你們這四點建議
馬口魚作為路亞釣的入門級對象魚,深受廣大路亞愛好者喜歡。很多釣手可能不同意我的說法,馬口怎麼就成了入門級對象魚了?我的理由是,馬口分布廣,使用裝備比較簡單。在本文中,我來分享一下低溫時節這種受大家普遍喜愛的對象魚的作釣經驗。
說到低溫路亞,北方釣友想到的是初春和深秋——不包括冬季,北方冬天水面結冰,路亞真的無用武之地。
南方釣友心中的低溫時節當然是冬季了,誰讓我們祖國幅員遼闊,地域差異明顯呢?
很多人會說,馬口是冷水魚,天冷了一樣狂咬。
這種說法有兩點錯誤,第一,馬口不屬於冷水魚。
何為冷水魚?冷水魚是魚的一個種類,主要根據魚類對於生活環境,尤其對水溫的適應能力來劃定,它們無法在水溫高於20℃的環境中存活,所以叫冷水性魚類。
馬口可不是這樣的,夏天馬口一樣活得好好的,不是嗎?
另一個錯誤是,低溫對馬口沒有影響。
實際上,水溫過低和過高對馬口影響都是很大的。
舉個簡單的例子,在北方的初春或深秋,我們經常能夠看到馬口跟隨擬餌遊動時的狀態——它們身體很僵硬,在水溫達到16℃~18℃時,馬口的泳姿絕對不是這樣的,用離弦之箭來形容也不為過。
陰天刮風釣流水時宜找深潭,釣水庫則找灣子,因為深水比淺水溫度穩定
那麼,在低溫時節應如何路馬口?
首先要說的就是找魚。
上文說了,水溫低對馬口是有影響的,那麼在初春或深秋,不論是流水還是靜水,我們首先要考慮的就是水溫,這是前提條件,是我們能夠找到馬口的保障。
在低溫季節,深水的水溫往往要比淺水水溫更穩定。
比如,當陽光較好且風力微弱時,淺水升溫較快;如果是陰天或大風天,淺水水溫也會較快出現變化。
我們能夠做的就是隨著天氣狀況的改變來改變作釣模式,例如陰天刮風時作釣,我們釣流水時就要去深潭,釣水庫就要考慮灣子。
理由是,深水比淺水溫度穩定,不易受外界影響,即使影響,幅度也不會過大(所謂深水是相對而言的,兩三米、三四米都可以,但絕非越深越好,十幾米深的水域就算有魚,搜索起來也是很吃力的);釣水庫之所以找灣子,是因為灣子一般是由山體或土丘包裹形成的,這種地方往往比較背風,水溫相對穩定一些。
低溫時節路馬口,筆者偏愛用單鉤勺形亮片
其次,關於用餌。大部分小克數擬餌都可以路馬口,如小vib、小米諾、小胖子等。
不過在低溫時節,我還是比較鐘愛單鉤勺形亮片,因為低溫狀態下的馬口行動比平時遲緩,而勺形亮片比一般亮片要寬一些,下沈阻力稍大,因此下沈相對較慢,這就給馬口留下相對充足的咬餌時間。
此外,勺形亮片下沈時擺動幅度也比較大,可以更有效地吸引距離稍遠的馬口的註意。
還有一點,金屬餌的拋投距離遠,覆蓋範圍更大,釣獲馬口的機會會更多一些。
有些人喜歡用瓜子亮片路馬口,我不建議在低溫時節用瓜子亮片。
瓜子亮片的水層較淺,而低溫時節的馬口不只在淺水活動,有時也在深水活動。
例如陰天刮風時,馬口就習慣在淺水周圍的深水區徘徊,伺機而動,此時采用瓜子亮片作釣,馬口往往看不到。
采用勺形亮片就不一樣了,你可以讓亮片做漂落的動作,這樣可以釣得更深,我就經常在水深兩三米的位置釣起馬口,往往都是截口。
低溫對馬口的影響是很大的,可導致其身體僵硬,行動緩慢
第三,關於操作。
很多新手認為,操作亮片就是勻速輕抽,其實不然。
在低溫時節,我比較喜歡采用漂落的方式,即利用跳底的方式去操作亮片,將釣竿向斜上方傾斜上挑,通過增加釣竿與水面的角度來延緩亮片的下沈速度,利用釣竿上挑亮片,接著讓亮片順勢往水下漂落,漂落的時候用釣竿牽引釣線,防止亮片無序漂落導致纏線。
牽引漂落還可以很好地感受咬口,讓你第一時間做出判斷——是果斷刺魚還是繼續做小幅度的挑逗,讓馬口第二次撲咬。
在低溫時節,筆者建議采用漂落的方式操作亮片
第四,關於裝備。
低溫時節的馬口活性低,咬口也要弱一些,我們可以考慮選用傳導性比較好的釣竿,若采用偏軟且調性偏慢的竿子,則很難感知那些細微的咬口,進而無從判斷是該果斷刺魚還是繼續挑逗。
在很多時候,我們會看到馬口追餌到岸邊的情況,此時馬口對你的亮片是感興趣的,甚至已經開口撲咬了,只是沒有咬到鉤子而已。
如果你能提前捕捉到這一信息,是不是可以做一些幅度更小、更慢的動作為它們咬準擬餌創造機會呢?
低溫時節的馬口活性低,咬口較弱,宜選用傳導性比較好的釣竿
以上內容是我在釣魚實踐中總結的關於低溫時節路馬口的幾點建議,希望能對廣大路亞愛好者有所幫助。
匯聚友情,共享路亞,希望大家多多分享路亞經驗和方法,讓我們的路亞之路越來越平坦。(遼寧·勇往直前)
金屬餌的拋投距離遠,覆蓋範圍更大,釣獲馬口的機會會更多一些
申明:本站發佈所有文章、圖片資源内容,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,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。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,可聯絡本站刪除。